婴儿积食是指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食物滞留胃肠无法正常消化吸收的常见问题。多因喂养不当、进食过量或肠胃发育不完善导致,表现为腹胀、拒食、哭闹等典型症状,需及时干预以防引发营养不良或发热等并发症。
积食症状可分为消化道表现与全身反应。腹部胀满、触摸发硬是主要特征,常伴随频繁打嗝、口中有酸腐味。排便异常多见大便干燥或腹泻,粪便夹杂未消化奶瓣或食物残渣。部分婴儿出现夜间哭闹不安、睡眠易惊醒,因腹胀产生不适感。长期积食可能引起舌苔厚腻、面色发黄,甚至低热或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脾胃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有关。
预防积食需控制单次喂养量,遵循少量多餐原则。母乳喂养需避免母亲饮食过于油腻;配方奶喂养应按时定量,冲调比例需精确。添加辅食后需从流质逐步过渡,避免过早摄入难消化食物。日常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或进行被动蹬腿运动。若出现持续拒食、呕吐或发热,需就医排除肠梗阻等急症。避免自行使用促消化药物,尤其慎用民间偏方,防止加重肠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