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不治疗可能导致肝脏持续损伤并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逐渐衰竭引发多种并发症、肝癌风险显著增加、免疫系统失衡加重病情、病毒传播风险长期存在。具体分析如下:
1.肝脏持续损伤并发展为肝硬化:乙肝病毒长期复制会引发肝脏反复炎症,肝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纤维组织增生。随着时间推移,肝脏逐渐失去弹性,最终形成肝硬化。此时肝脏代谢、解毒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2.肝功能逐渐衰竭引发多种并发症:肝脏无法正常合成蛋白质、凝血因子等物质,导致营养不良、凝血功能障碍。毒素堆积可能引发肝性脑病,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门静脉高压会导致脾脏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肝癌风险显著增加:慢性乙肝是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病毒DNA整合到肝细胞基因中可能引发突变,长期炎症刺激加速异常细胞增殖。肝硬化结节进一步恶变的概率大幅提升,部分患者可能跳过肝硬化阶段直接发展为肝癌。
4.免疫系统失衡加重病情:乙肝病毒会干扰免疫调节,导致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持续的免疫攻击反而加剧肝细胞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可能引发肾小球肾炎等肝外病变。
5.病毒传播风险长期存在:未经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液、体液中含有高浓度病毒,可通过母婴、性接触或破损皮肤传播。病毒载量越高,传染性越强,尤其对密切接触者构成潜在威胁。
乙肝患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影像学变化,避免饮酒及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