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肩关节后半脱位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后方疼痛、肩部活动受限、肩胛骨位置异常、上肢无力或麻木、关节稳定性下降。具体分析如下:
1.肩关节后方疼痛:疼痛通常集中在肩关节后侧,可能向颈部或上臂放射。急性期疼痛剧烈,伴随局部压痛,尤其在尝试内旋或外展动作时加重。慢性病例可能出现钝痛,与关节囊或盂唇损伤有关。疼痛程度与脱位严重性相关,部分患者因肌肉痉挛导致夜间痛醒。
2.肩部活动受限: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均减小,尤其是外展和内旋动作困难。患者常采取保护性姿势,如将上臂紧贴躯干以避免疼痛。长期脱位可能导致关节粘连,进一步限制功能。检查时可发现关节盂与肱骨头对位异常,影响正常力学结构。
3.肩胛骨位置异常:肩胛骨下角可能向外翘起,或整体位置较健侧偏高。触诊可发现肩胛冈与肱骨头间隙增宽,提示后方结构松弛。部分患者伴随翼状肩胛,因前锯肌或斜方肌代偿性收缩失衡所致。
4.上肢无力或麻木:神经血管受压可能导致腋神经或桡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三角肌区域麻木或垂腕。肌肉无力常见于冈下肌和小圆肌,影响外旋功能。慢性病例可能因长期神经卡压出现肌肉萎缩。
5.关节稳定性下降:后方关节囊及盂唇损伤后,患者易反复脱位,尤其在手臂前屈内旋时。恐惧试验阳性,即被动外展外旋诱发疼痛或抵抗。关节盂后缘缺损或肱骨头前内侧压缩骨折会进一步降低稳定性。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复位或过度活动。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固定、康复或手术。早期干预可减少继发性损伤,恢复关节功能。康复期间需遵循医嘱逐步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