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屎确实存在挖破耳膜的风险,尤其是操作不当或使用尖锐工具时。耳膜位于外耳道深处,是一层极薄的半透明膜状组织,厚度仅约0.1毫米,过度深入或用力过猛可能导致穿孔。
外耳道皮肤本身具有自洁功能,耳屎会随着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自然排出。频繁挖耳反而可能破坏这种机制,甚至将耳屎推向更深处形成栓塞。使用棉签、发卡等工具时,不仅可能划伤耳道,还可能因突然碰撞如被人触碰手臂而意外捅破耳膜。耳膜穿孔后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耳鸣或眩晕,严重时需手术修复。
清理耳屎需格外谨慎。避免将任何工具深入耳道超过1cm,儿童建议由专业医护人员处理。若出现耳闷、疼痛或听力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日常清洁仅需用湿润毛巾擦拭外耳即可,深度清洁建议使用医用滴耳液软化耳屎后由医生借助专业器械取出。耳膜一旦受损,恢复期需严格避免进水、噪音和气压变化,以防感染或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