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脑脓肿是指由中耳或乳突感染直接扩散至颅内引发的脑组织化脓性病变。常见致病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多继发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中耳炎。
耳源性脑脓肿的形成通常经历局部炎症、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等阶段,最终侵入脑实质。感染可通过骨质破坏、血管或神经周围间隙等途径向颅内蔓延。颞叶和小脑是最常受累部位,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诊断需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及实验室指标,及时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治疗需多学科协作,首要控制感染源,包括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联合足量抗生素。脑脓肿较大或引起颅高压时需穿刺引流或开颅切除。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及影像学变化。预防重点在于积极治疗中耳炎,避免延误病情。患者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或精神异常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症状。耳源性脑脓肿病死率较高,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