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老人骨折应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手术治疗如内固定或关节置换、药物镇痛与抗骨质疏松治疗、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保持骨骼稳定以促进自然愈合。需定期复查调整固定松紧度,避免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卧床期间需配合肌肉收缩练习防止萎缩,通常需6-8周固定期。
2.手术治疗如内固定或关节置换:对于移位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手术能有效恢复骨骼解剖结构。内固定采用钢板、螺钉等器材直接稳定骨折端;关节置换适用于髋部骨折,可早期下床降低卧床风险。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
3.药物镇痛与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急性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弱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长期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抗骨松药物如双膦酸盐,增强骨密度防止二次骨折。用药期间监测肾功能及电解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4.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固定期结束后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负重练习。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CPM机辅助;后期增加主动抗阻训练,结合平衡练习预防跌倒。康复需个体化设计,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限。
5.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需定时翻身避免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鼓励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减少肺部感染风险。饮食需高蛋白、高纤维,预防便秘和营养不良。家属需学习辅助翻身和体位摆放技巧。
高龄患者骨折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注意意识状态变化。疼痛管理应避免过度镇静,防止谵妄发生。日常活动需配备助行器,居家环境去除地毯等障碍物。定期随访评估愈合进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