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出现流鼻涕属于正常现象。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可能激发身体排寒反应。流鼻涕是体内寒气外排的表现之一,尤其常见于体质偏寒或呼吸道敏感的人群。
艾灸产生的热量作用于经络时,可能加速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部分人群因体内寒气较重,艾灸后会通过打喷嚏、流清涕等方式排出寒气。这种现象类似感冒初期的症状,但属于暂时性反应,通常持续几小时至一天自行缓解。若伴随严重不适如发热、黄脓涕等,需考虑是否合并其他疾病。艾灸刺激特定穴位如大椎、风门时,可能更易引发此类反应,说明经络正在疏通。
进行艾灸时需注意环境保暖,避免受风受凉加重症状。体质虚弱者应缩短艾灸时间,选择温和灸法。艾灸后适量饮用温水,帮助代谢废物排出。若流涕持续超过两天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建议暂停艾灸并咨询医师。空腹、过饱或情绪激动时不宜施灸,孕妇及高血压患者需谨慎操作。艾灸后避免立即洗澡,防止毛孔张开时寒气入侵。选择正规艾条并控制灸量,过度施灸可能导致津液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