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并非单纯由肺的问题引起,而是与多个器官系统及外界环境因素相关。虽然中医理论认为肺开窍于鼻,将鼻部症状与肺功能联系起来,但现代医学证实鼻炎的发生涉及免疫系统、鼻腔局部结构及环境刺激等多重因素,肺功能异常可能加重症状,但并非唯一或主要原因。
从病理机制来看,鼻炎主要分为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由免疫系统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引发,表现为鼻黏膜充血、打喷嚏等;非过敏性鼻炎则可能与感染、激素变化或环境刺激有关。肺作为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与鼻腔确有解剖和功能上的关联,但鼻炎的直接病变部位在鼻腔黏膜,而非肺部。中医强调肺鼻相关,更多是从整体调节角度解释症状,例如肺气虚可能降低呼吸道防御能力,间接诱发或加重鼻炎。
日常需注意区分鼻炎类型,避免自行归因于肺功能问题而延误治疗。过敏性鼻炎需减少接触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慢性鼻炎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长期依赖血管收缩剂。若伴随咳嗽、胸闷等肺部症状,需排查是否合并哮喘或下呼吸道疾病。中医调理可尝试补肺气,但需结合体质辨证。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式,均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误判病因或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