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中,排卵期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以28天为标准周期计算,排卵日大约在月经开始后的第14天。由于个体差异,周期长短不一,排卵期也会相应变化。例如,35天周期的人群,排卵日可能在月经第21天左右。
排卵期的计算需要结合月经周期长度进行估算。从下次月经预计来潮日倒推14天即为排卵日,排卵日前5天和后4天统称为排卵期,此阶段受孕概率较高。月经不规律的人群需通过基础体温测量、宫颈黏液观察或排卵试纸辅助判断。部分人群会出现排卵期出血、轻微腹痛或乳房胀痛等生理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准确判断排卵期需连续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精神压力、疾病或药物可能导致排卵提前或延后,单纯依靠日期推算可能存在误差。备孕人群建议结合多种监测方法,避孕人群则需注意排卵期并非绝对安全期。若周期紊乱或排卵异常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潜在病因。月经结束后宫颈黏液逐渐增多、呈蛋清状拉丝时,往往预示排卵临近,可作辅助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