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防治方法包括隔离患者、加强卫生管理、接种疫苗及对症治疗,需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共同配合落实。
手足口病防治需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方面入手。患者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避免交叉感染。日常保持手部清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玩具、餐具等物品定期消毒,避免共用。室内勤通风,减少病毒滞留。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建议适龄儿童接种。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或手足皮疹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
防治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重症病例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呕吐或肢体抖动,需立即送医。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报告。家长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消毒时选择含氯消毒剂,酒精对肠道病毒无效。康复期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疫苗接种后仍需做好日常防护,因疫苗仅针对EV71型病毒。科学防治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传播,减少重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