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预防和及时处理是关键,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飞沫、粪便或被污染的玩具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核心,饭前便后务必用肥皂洗手,避免共用毛巾、餐具。家庭和幼儿园需定期清洁消毒,尤其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流行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室内通风。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避免交叉感染。
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居家护理时,保持清淡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缓解口腔疼痛。皮疹避免抓挠,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立即送医。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EV71灭活疫苗。日常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与均衡营养,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