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是将药物制成膏、散、糊等剂型,直接敷贴于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治疗作用的外治法。适应症包括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疮疡肿毒、慢性疼痛及部分内科疾病;禁忌症主要为皮肤破损、过敏体质、孕妇腹部及腰骶部禁用,急性炎症、发热性疾病慎用。
中药贴敷通过药物渗透和穴位刺激调节气血运行,适用于多种病症。风寒湿痹如关节冷痛、肌肉酸胀,可选用温经散寒类药物;跌打损伤初期宜用活血化瘀药,后期配合舒筋活络药;疮疡肿毒未溃时可用消肿解毒药,已溃则需生肌敛疮药。内科疾病如咳嗽、哮喘、腹泻等,通过穴位贴敷可辅助调理脏腑功能。禁忌方面,皮肤溃烂或开放性伤口禁用,避免药物刺激导致感染;过敏体质者需先做皮肤测试;孕妇禁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高热、急性感染等热性病症不宜用温热性贴敷,以防加重病情。
使用中药贴敷需注意药物配伍与剂型选择。药物宜根据病症寒热虚实辨证选用,如寒证用温热药,热证用清凉药。贴敷时间通常为4-6小时,敏感皮肤可缩短时间。贴敷后若出现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清洗局部。儿童、老年人及体弱者剂量宜减轻。贴敷期间避免接触冷水或冷风,防止寒邪入侵。药物保存需防潮防霉,新鲜调配的糊剂不宜久置。结合内服药物或针灸可增强疗效,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