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筛查肾衰竭的迹象,但无法单独确诊。尿常规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指标,间接反映肾脏功能异常。例如,蛋白尿或血尿可能提示肾小球损伤,而管型尿可能与肾小管病变相关。肾衰竭的确诊需结合血液检查如肌酐、尿素氮、影像学及临床病史综合判断。
尿常规在肾衰竭早期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慢性肾脏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蛋白尿,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定性试验可发现异常。急性肾损伤时,尿比重、尿渗透压等指标可能显著改变。但尿常规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区分肾前性、肾性或肾后性病因,且部分非肾脏疾病如尿路感染也可导致类似异常。尿常规异常需进一步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或肾脏活检明确诊断。
注意事项包括尿常规结果受饮水、运动、药物等因素干扰,需结合晨尿或多次复查以提高准确性。肾功能正常者可能出现生理性蛋白尿,而晚期肾衰竭患者因肾单位广泛破坏,尿蛋白反而减少,易造成漏诊。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早期尿常规可能正常,需定期监测微量白蛋白尿。怀疑肾衰竭时,应及时完善血生化、超声等检查,避免依赖单一尿常规结果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