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尘埃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消化道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排入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飞沫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通常较短,但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2.密切接触传播:长期与肺结核患者共同生活或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可能通过呼吸道或黏膜接触感染。家庭内传播较为常见,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容易被传染。
3.尘埃传播:患者痰液干燥后,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附着在尘埃上,随空气流动被他人吸入。这种传播方式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为多见,且病菌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
4.母婴垂直传播:孕妇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时,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新生儿也可能因吸入含菌的羊水或分泌物而感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5.消化道传播:饮用未经消毒的含菌牛奶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肠道结核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在卫生管理不严格的地区仍有发生,但现代食品安全措施已大幅降低其风险。
肺结核的预防需结合实际情况,避免与患者长时间共处密闭空间,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生活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高危人群应接种卡介苗,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