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丸剂的保质期通常为1-2年,具体时长取决于配方成分、制作工艺及储存条件。传统蜜丸因蜂蜜的天然防腐作用,保质期可达2年;水丸或浓缩丸若含易挥发成分,保质期可能缩短至1年。现代工业化生产的丸剂若添加合规防腐剂,并在铝塑包装下密封避光保存,保质期可延长至2-3年,但需以药品说明书标注为准。
中药丸剂的保质期受多重因素影响。药材本身性质是关键,含动物药、树脂类或芳香类成分的丸剂易氧化变质,如安宫牛黄丸含麝香需冷藏保存。制作方式上,手工泛丸因含水量较高,比机制丸更易霉变;蜜丸的蜂蜜纯度不足会缩短保质期。储存环境要求阴凉干燥,温度超过25℃或湿度大于70%可能加速有效成分降解。部分特殊丸剂如六味地黄丸需蜡封隔绝空气,而云南白药丸则需真空包装避光。
使用中药丸剂前需仔细检查外观与气味。丸体出现裂纹、霉斑或酸败味应立即停用,即使未过保质期也可能已变质。开封后建议半年内用完,每次取用后需密封防潮。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时,应优先选择小包装或单次剂量分装。需注意部分名贵中药丸标注的保质期可能偏保守,实际药效衰减速度与储存条件密切相关。特殊体质者服用临近保质期的丸剂前,建议咨询中医师进行药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