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分析,采取个体化方案。
诊断神经源性肿瘤通常从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开始,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对于疑似恶性病例,PET-CT有助于评估转移情况。病理诊断是金标准,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取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以确定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辅助评估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良性肿瘤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若肿瘤位于重要神经或难以完全切除,可考虑部分切除结合放疗或化疗。恶性肿瘤需综合治疗,术后辅以放化疗或靶向治疗。对于无法手术的病例,立体定向放疗或介入治疗可缓解症状。药物治疗如生长抑素类似物可用于控制功能性肿瘤的激素分泌。
注意事项包括术前充分评估神经功能,避免手术造成不可逆损伤。术后定期随访,监测复发或转移。放化疗期间需关注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副作用。患者应保持良好营养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肿瘤出血或压迫加重。多学科协作诊疗可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