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蛲虫病的症状包括肛门周围瘙痒、夜间睡眠不安、食欲减退或腹部不适、体重增长缓慢、偶见蛲虫在肛周或粪便中活动。具体分析如下:
1.肛门周围瘙痒:蛲虫成虫夜间在肛门周围产卵,刺激皮肤引发剧烈瘙痒。瘙痒感以夜间为主,可能导致抓挠后皮肤破损或继发感染。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引发局部湿疹或炎症。
2.夜间睡眠不安:因肛门瘙痒干扰,患儿易出现翻身频繁、哭闹或惊醒。睡眠质量下降可能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患儿可能伴随磨牙或梦呓现象,但并非特异性表现。
3.食欲减退或腹部不适:蛲虫寄生肠道可能引起轻微腹痛、腹胀或恶心。症状通常较轻,但长期寄生可能导致营养吸收受阻。少数患儿可能出现腹泻或排便异常,但需与其他消化道疾病鉴别。
4.体重增长缓慢:长期感染可能影响营养摄入与吸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不增或增长低于同龄标准,尤其在反复感染未及时治疗时更为明显。需结合饮食史与寄生虫检查综合判断。
5.偶见蛲虫在肛周或粪便中活动:成虫体长约1cm,呈白色线状,夜间或排便时可能肉眼可见。肛周皮肤皱褶处易发现虫体,粪便中虫卵需显微镜观察。发现虫体是确诊的直接依据之一。
蛲虫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需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培养。饭前便后彻底洗手,勤剪指甲避免虫卵残留。患儿衣物床单应高温烫洗,家庭成员需同步排查。避免搔抓肛门防止重复感染,集体生活场所需加强环境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