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球部损伤多见于骑跨伤、骨盆骨折、医源性操作、尿道器械检查、会阴部直接暴力。具体分析如下:
1.骑跨伤:骑跨伤是尿道球部损伤的常见原因,多发生在从高处跌落或运动时骑跨于硬物上。尿道球部位于会阴部,位置表浅且固定,骑跨时硬物直接挤压会阴部,导致尿道球部挫伤、裂伤或完全断裂。损伤后可能出现排尿困难、会阴部肿胀及血尿,严重时可形成尿外渗。
2.骨盆骨折:骨盆骨折时,骨折断端移位可能牵拉或撕裂尿道球部。由于尿道球部与骨盆韧带及周围组织连接紧密,骨盆受到暴力撞击或挤压时,骨折碎片可直接损伤尿道。此类损伤常伴随严重出血和休克,需紧急处理以恢复尿道连续性。
3.医源性操作:尿道球部损伤可能因导尿、膀胱镜等操作不当引起。操作时器械强行通过尿道或动作粗暴,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撕裂甚至穿孔。尤其在有尿道狭窄或炎症的情况下,损伤风险更高,术后需密切观察排尿情况。
4.尿道器械检查:尿道扩张或内窥镜检查时,若操作不慎可能损伤尿道球部。器械通过尿道弯曲部位时用力过猛,或患者体位不当导致尿道受压,均可能造成黏膜损伤或假道形成。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出血或感染。
5.会阴部直接暴力:会阴部遭受踢打、撞击等外力作用时,尿道球部易受损伤。外力作用于会阴部可使尿道挤压于耻骨联合下方,导致挫伤或断裂。损伤后局部疼痛明显,排尿障碍及血尿常见,需及时评估损伤程度。
出现尿道球部损伤后,应避免自行导尿或用力排尿,防止加重损伤。及时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范围。治疗期间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排尿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