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痹病是中医学对一类以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多因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所致。这类疾病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有相似之处,但中医更强调外邪与内在体质失调的共同作用。
风湿痹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外感风、寒、湿邪是主要诱因,长期居住潮湿环境、过度劳累或体质虚弱者更易患病。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时,外邪乘虚而入,滞留于经络关节,导致气血瘀滞,引发疼痛和功能障碍。根据邪气偏盛不同,症状表现各异,风邪为主者疼痛游走不定;寒邪为主者疼痛剧烈、遇冷加重;湿邪为主者多见沉重酸胀、缠绵难愈。久病不愈可能累及脏腑,形成更复杂的病症。
预防和治疗风湿痹病需综合调理。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久居阴冷潮湿环境,注意保暖防寒,适度运动以增强体质。饮食上可适当食用温通散寒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等,避免生冷油腻。中医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常用方剂如独活寄生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配合针灸、推拿等外治法效果更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药物或延误病情。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