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和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肾脏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肾炎通常由感染或免疫反应引起,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小儿肾病综合征则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特征,多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有关。
肾炎的发病机制多样,链球菌感染后肾炎较为常见,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起病的血尿、水肿和肾功能异常。免疫复合物沉积或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基底膜是主要病理基础。小儿肾病综合征则多由微小病变型肾病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或机械屏障受损,导致大量蛋白漏出。临床以高度水肿如眼睑、下肢和大量蛋白尿>50mg/kg/天为核心表现,常需激素治疗。实验室检查中,肾炎患者补体C3可能降低,而肾病综合征以低白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为典型。
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肾炎患者需关注感染史和血压,肾病综合征则需评估水肿程度和尿蛋白定量。肾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但并非所有病例均需进行。治疗上,肾炎以控制感染、降压和保护肾功能为主;肾病综合征需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同时预防血栓和感染。长期随访中,监测尿蛋白、肾功能和药物副作用至关重要。两类疾病预后差异较大,及时干预可改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