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病主要由长期过度劳累、营养不良、情志失调及慢性疾病消耗等因素引起,导致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衰退。
虚劳病的病因复杂多样。过度劳累,包括体力与脑力透支,会损耗精气,使机体得不到充分修复。饮食不节或偏食导致营养失衡,气血生化不足,逐渐形成虚损。情志因素如长期忧郁、焦虑或思虑过度,可损伤肝脾,影响气血运行。久病或重病后失于调养,正气难以恢复,也会演变为虚劳。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脏腑机能自然衰退,更易出现气血阴阳俱虚的表现。不同病因影响的脏腑有所侧重,如脾虚多见食欲不振、乏力,肾虚常伴腰膝酸软、耳鸣等。
预防和治疗虚劳病需综合调理。避免长期超负荷工作,保证充足休息与睡眠。饮食宜均衡,适当摄入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红枣,避免生冷油腻。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舒缓压力。慢性病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配合中医药调理,如服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需注意虚劳病进展缓慢,调理需耐心,过度进补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