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症常见症状包括腹股沟或阴囊出现可复性包块、哭闹或用力时包块突出、平卧后包块消失、局部坠胀感或疼痛、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具体分析如下:
1.腹股沟或阴囊出现可复性包块:疝气典型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区域出现柔软包块,大小可从蚕豆至鸡蛋不等。包块在站立、咳嗽或哭闹时明显,触摸时可感觉内容物回纳腹腔。包块表面皮肤正常,无红肿热痛,但长期未处理可能增大。
2.哭闹或用力时包块突出:腹压增高是诱发疝囊突出的关键因素。婴幼儿哭闹、排便或剧烈活动时,腹腔内容物被挤压至疝囊内,导致包块突然显现。安静或睡眠时腹压降低,包块可能自行回缩。反复突出可能加重局部组织松弛。
3.平卧后包块消失:体位改变是判断可复性疝的重要依据。平卧时腹腔压力减小,疝内容物易回纳至腹腔,包块暂时消失。若包块无法回纳并伴疼痛,需警惕嵌顿风险,需立即就医。
4.局部坠胀感或疼痛:较大疝囊可能牵拉周围组织,产生钝痛或下坠感。婴幼儿常表现为烦躁、拒按患处。嵌顿疝则疼痛剧烈,伴呕吐、腹胀,属急症需紧急处理。
5.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疝内容物若为肠管,可能影响消化功能。患儿可能出现进食后腹胀、排便异常或体重增长缓慢。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
出现疝气症状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哭闹,减少腹压增高行为。日常观察包块变化,若无法回纳或伴呕吐需立即就医。选择宽松衣物,避免局部摩擦。治疗以手术为主,需遵医嘱评估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