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眩晕是指由于体内血液不足或血液濡养功能减弱,导致头部失养而引发的头晕目眩症状。中医认为,血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当血液亏虚时,脑窍失于濡养,便会引发眩晕。
血虚眩晕的典型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模糊、面色苍白或萎黄,常伴有心悸、失眠、乏力等症状。这类眩晕多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稍缓。中医理论中,血虚可能与脾胃虚弱、饮食不调、久病耗血或失血过多有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功能受损,血液生成不足,便会导致血虚。长期熬夜、思虑过度或慢性疾病也可能耗伤阴血,进一步加重眩晕。
预防和调理血虚眩晕需注重饮食调养,适当摄入补血食物如红枣、桂圆、猪肝等,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中医治疗常以益气养血为主,如归脾汤、四物汤等方剂。眩晕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如高血压、贫血或耳源性疾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突然起立或长时间低头,有助于缓解血虚眩晕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