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条或艾绒刺激穴位,达到温通经络、祛寒除湿的效果。正确操作可以调理身体,但需掌握注意事项,避免不当使用引发不适或风险。
艾灸前需了解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阴虚火旺、高热、皮肤破损或过敏者不宜艾灸,孕妇腹部和腰骶部也应避免。选择艾灸部位时,需避开大血管、面部及黏膜处,防止烫伤或刺激过度。艾条质量要确保,劣质艾绒燃烧不充分可能产生有害烟雾。环境需通风良好,避免烟雾积聚引发呼吸道不适。
操作时注意火候和距离,艾条与皮肤保持适当距离,以温热感为宜,避免灼伤。艾灸过程中如感到灼痛,应立即调整或停止。艾灸后避免受凉,不立即洗澡或接触冷水,防止寒气入侵。部分人群艾灸后可能出现口渴、疲劳,需补充温水休息。长期频繁艾灸可能耗伤阴液,建议间隔进行,结合医师指导。艾灸并非万能疗法,严重疾病需配合正规医疗手段,不可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