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虚是指心脏血液不足,导致心失所养、功能失调的病理状态。常见原因包括失血过多、久病耗血、脾胃虚弱、情志失调等,使得血液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度,无法充盈心脏。
失血过多是心血虚的直接原因,如外伤、手术、月经过多等导致血液大量流失。久病耗血多见于慢性疾病,长期消耗阴血,使心脏供血不足。脾胃虚弱则影响气血生化,饮食不调或消化吸收障碍会导致血液生成减少。情志因素如长期忧思过度,可能暗耗心血,扰乱心神,进一步加重心血不足。过度劳累或熬夜也会消耗阴血,影响心脏功能。
预防和调理心血虚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可多摄入红枣、桂圆、猪肝等补血食物,避免生冷油腻。情绪管理很重要,减少焦虑和思虑过度。若症状严重,如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等,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补药。中医调理常以养血安神为主,但需辨证施治,不可盲目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