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肝病症状包括肝区疼痛、腹水、脾脏肿大、消化道出血、消瘦乏力。具体分析如下:
1.肝区疼痛:血吸虫肝病早期可能出现肝区隐痛或胀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肝脏因虫卵沉积及纤维化导致体积增大,刺激肝包膜引起不适。疼痛多在右侧肋缘下,可向背部放射,劳累后症状明显。部分患者伴有触痛或叩击痛,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
2.腹水:晚期血吸虫肝病常见腹腔积液,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门静脉高压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入腹腔形成腹水。腹水初期可无症状,随着量增多出现腹胀、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合并感染时腹水浑浊,需及时干预。
3.脾脏肿大:门静脉高压引发脾脏充血性肿大,左肋下可触及质硬包块。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增加出血风险。肿大脾脏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引起饱胀感或疼痛。部分患者需手术切除以缓解症状。
4.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致命并发症,表现为呕血或黑便。门静脉压力升高使侧支循环开放,血管壁变薄易破裂。出血量大时出现休克,需紧急止血治疗。反复出血提示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5.消瘦乏力:长期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导致体重下降、肌肉萎缩。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影响能量供应,患者常感疲倦、活动耐力降低。伴随食欲减退、贫血时症状加重,需加强营养支持。
血吸虫肝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饮酒及肝毒性药物。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防止病情恶化。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饮食以高蛋白、低脂为主。接触疫水时做好防护,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