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是指睡眠中异常出汗,醒后汗止的现象,属于中医汗证范畴。这种症状与环境温度无关,常表现为入睡后大量出汗,可浸湿衣物或被褥,多由阴虚内热、气血不足或湿热内蕴等因素引发。
盗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阴虚体质人群因阴液不足,虚火内生,迫使津液外泄而出现盗汗。气血亏虚者因固摄无力,夜间阳气入里时加重出汗。湿热内蕴或某些慢性疾病如结核、甲亢等也可能导致盗汗。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潮热、口干、乏力等,长期盗汗易耗伤气阴,影响睡眠质量。
出现盗汗需结合整体情况判断。短期盗汗可能与饮食辛辣、熬夜有关,调整作息后多可缓解。若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消瘦、低热等症状,需排查结核、糖尿病等疾病。中医调理以滋阴降火、益气固表为主,可选用当归六黄汤等方剂,但需辨证施治。日常避免睡前剧烈运动或进食,选择透气寝具,适度补充山药、百合等滋阴食材。避免自行滥用止汗药,以免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