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尿失禁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吸湿护理垫、定时协助排尿、调整饮水量与时间、进行盆底肌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卧床患者皮肤长期接触尿液易引发皮炎或压疮,需及时用温水清洗并擦干,清洗后涂抹屏障霜隔离湿气,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刺激皮肤,更换衣物或床单时动作轻柔减少摩擦,夜间可增加检查频率防止长时间潮湿。
2.使用吸湿护理垫:选择透气性好的高分子材质护理垫,尺寸需覆盖易污染区域,每隔2-3小时检查是否需更换,避免尿液积聚引发异味或感染,护理垫边缘需平整防止褶皱摩擦皮肤,与防水床单配合使用提升防护效果。
3.定时协助排尿:根据患者排尿规律制定计划,白天每2-3小时提醒或协助使用便盆,夜间可适当延长时间,排尿时保持体位舒适避免压迫膀胱,耐心等待彻底排空,记录排尿情况以便调整护理方案。
4.调整饮水量与时间:每日总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分次少量摄入,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避免咖啡或浓茶等利尿饮品,观察尿液颜色调整水量,夏季或发热时适当增加补充。
5.进行盆底肌训练:指导患者平躺时收缩肛门及尿道肌肉,每次持续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3-5组,动作需缓慢避免腹部代偿用力,长期坚持可增强控尿能力,配合腹式呼吸提升效果。
护理过程中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避免因尴尬产生抗拒,操作时注意保护隐私,饮食需均衡以维持肠道功能稳定,定期评估皮肤状况与排尿模式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指导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