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的危险期通常在发病后1-2周内,具体时长因病毒类型、感染部位及个体免疫力而异。例如,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口唇疱疹或生殖器疱疹,急性症状如疼痛、水疱和溃疡多在7-10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缓解。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发的带状疱疹,疼痛和皮疹的急性期可持续2-4周,但神经痛可能持续更久。免疫低下人群的危险期可能延长,需密切观察。
疱疹的危险期与病毒复制和机体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初期病毒活跃复制时,症状最为明显,传染性也最强。随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病毒活动受抑制,症状逐步减轻。例如,单纯疱疹病毒在皮肤或黏膜形成水疱后,破溃结痂标志进入恢复阶段。带状疱疹的皮疹结痂后,病毒不再通过皮损传播,但神经炎症可能导致后遗神经痛,需数月甚至更久才能恢复。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可缩短危险期,降低并发症风险。
疱疹患者需避免抓挠皮损,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使用医生推荐的局部药膏或口服药物。接触疱疹液体的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免疫力低下者如出现发热、皮疹扩散或持续剧痛,需立即就医。带状疱疹患者需特别注意眼部或耳部感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日常增强免疫力、减少压力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疱疹传染性强,发病期间需避免密切接触他人,尤其是孕妇、婴幼儿等高风险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