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以及存在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人通常需要进行内镜检查。这类检查有助于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和出血风险,对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异常合并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也可能需要通过内镜明确病因。
内镜检查在肝病诊疗中主要用于识别食管胃静脉曲张,这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通过胃镜可直接观察曲张静脉的形态、位置及红色征,预测破裂出血风险。对于已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急诊内镜能明确出血来源,同时进行止血治疗如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慢性肝病合并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时,内镜可鉴别是否合并消化性溃疡或门脉高压性胃病。部分特殊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可能伴随自身免疫性胃炎,也需内镜辅助诊断。
进行内镜检查前需评估凝血功能,血小板低于50×10⁹/L或INR>1.5时应先纠正凝血障碍。严重腹水者需控制腹腔压力后再检查,避免穿孔风险。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迟发性出血。静脉曲张患者检查后应禁食2-4小时,后续饮食需避免粗糙食物。使用镇静剂的患者需有家属陪同,24小时内禁止驾驶或高空作业。对于乙肝、丙肝等传染性肝病患者,需严格执行内镜消毒规范,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