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培养排便习惯、适当运动及必要时的药物辅助来改善。关键在于找到诱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多数情况下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即可缓解,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饮食调整是基础措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西梅、梨、火龙果等水果,以及燕麦、红薯等粗粮,有助于软化大便。每日饮水量需充足,母乳喂养的婴儿可通过增加哺乳次数补充水分。对于奶粉喂养或已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可尝试稀释果汁如苹果汁。同时减少高脂、高糖及精加工食品的摄入。培养定时排便习惯,选择餐后30分钟内鼓励坐便,利用胃结肠反射促进肠道蠕动。对于抗拒排便的儿童,可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长期依赖开塞露或泻药,以免影响自主排便功能。若便秘伴随腹痛、血便、体重不增或呕吐,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按摩腹部时需顺时针轻柔按压,每次5-10分钟。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水解蛋白奶粉。某些药物如铁剂或维生素D缺乏可能诱发便秘,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