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炎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肝区隐痛或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1.乏力:妊娠期肝炎患者常感到异常疲倦,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有关,导致能量供应不足。随着病情发展,乏力可能逐渐加重,甚至影响日常活动。部分患者伴随低热症状,但易被误认为妊娠反应。
2.食欲减退:肝功能受损时,胆汁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减弱,出现厌油腻、食量明显下降。严重时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体重异常减轻。需与妊娠早期孕吐区分,后者多在孕12周后缓解,而肝炎相关症状持续存在。
3.恶心呕吐:肝炎引发的消化道症状较剧烈,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且与进食无明显关联。部分患者伴随腹胀或腹泻,粪便颜色变浅。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掩盖症状,延误诊断。
4.皮肤巩膜黄染: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黄疸,首先出现在眼白部位,随后扩散至全身皮肤。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而粪便可能呈陶土色。黄疸程度与肝损伤严重性相关,需紧急干预。
5.肝区隐痛或不适:右上腹持续闷胀感或钝痛,肝脏因炎症肿大引发包膜牵拉痛。触诊可发现肝区叩击痛,部分患者伴随轻度脾肿大。疼痛在劳累后加重,需与妊娠期子宫增大引起的压迫症状鉴别。
妊娠期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充足卧床休息,减少高脂食物摄入。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出现皮肤瘙痒或出血倾向时,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