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引起的头晕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少数情况下可能反复发作数小时或数天。具体持续时间与耳石脱落的部位、复位治疗的效果以及个体差异有关,多数患者在及时干预后症状可显著缓解。
耳石症导致的眩晕由内耳半规管中耳石颗粒脱落引发,头部位置变化时,脱落的耳石刺激毛细胞,引发短暂但强烈的旋转性眩晕。典型表现为起床、躺下或翻身时突发头晕,常伴随恶心、呕吐或平衡障碍。症状具有自限性,但可能反复发作,尤其在疲劳、感冒或头部外伤后易诱发。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位置试验,如Dix-Hallpike测试,确诊后可通过手法复位如Epley复位法促使耳石归位,多数患者1-2次治疗即可缓解。
避免突然头部大幅度活动,发作期间需有人陪同防止跌倒。复位治疗后24小时内保持头部抬高,减少耳石再次脱落的概率。若头晕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需排除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其他疾病。长期反复发作或复位无效者,建议完善前庭功能检查或影像学评估。日常可进行Brandt-Daroff习服练习,增强前庭代偿能力,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