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骨骨折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患处、冷敷缓解肿胀疼痛、及时就医拍摄影像明确伤情、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康复期逐步进行功能锻炼。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患处:骨折后需避免患趾受力或移动,防止二次损伤。可用硬纸板、夹板或邻近健康脚趾捆绑临时固定,减少关节错位风险。固定时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压迫血液循环。
2.冷敷缓解肿胀疼痛: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内出血和肿胀。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冻伤,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疼痛明显时可配合医生建议使用药物辅助控制。
3.及时就医拍摄影像明确伤情:X光或CT检查能判断骨折位置、移位程度及是否涉及关节面。隐匿性骨折需结合核磁进一步确诊。医生将根据影像评估稳定性,制定个体化方案。
4.根据骨折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无移位或稳定骨折可通过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严重移位、粉碎性或开放性骨折需手术复位,采用克氏针、钢板等内固定维持解剖对位,促进愈合。
5.康复期逐步进行功能锻炼:拆除固定后需在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肌肉拉伸及负重训练,避免僵硬和肌肉萎缩。初期以无痛范围为度,后期增加抗阻练习恢复足部功能。
骨折后需保持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蛋白质,戒烟酒以免影响骨痂形成。康复过程中出现异常疼痛或皮肤变色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