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通常发生在月经来潮的第1-2天,部分人群可能持续至第3天或月经结束前。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原发性痛经多见于初潮后1-2年的青少年,继发性痛经则可能伴随妇科疾病在经期任何阶段出现。
痛经的发生与前列腺素分泌密切相关。月经开始时,子宫内膜脱落释放大量前列腺素,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导致缺血性疼痛。初潮后早期出现的原发性痛经多属功能性,而继发性痛经常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病理因素相关。疼痛可能从经前12小时持续至48小时,严重时伴随恶心、头痛等全身症状。激素水平变化、精神压力及寒冷刺激等因素会加剧症状。
经期需避免剧烈运动与生冷饮食,局部热敷可缓解子宫痉挛。若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或出现非经期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记录疼痛周期与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诊断,非甾体抗炎药应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长期痛经需通过超声或激素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