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通常通过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醋酸试验、活检进行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妇科检查:医生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后直接观察其形态、颜色及分泌物情况。宫颈糜烂表现为宫颈口周围红色颗粒状区域,需区分生理性柱状上皮外移与病理性改变。检查过程中可能评估伴随的充血、水肿或接触性出血。
2.阴道镜检查:借助光学放大设备对宫颈进行多角度检查,通过绿色滤镜观察血管形态。可疑区域可能呈现白色上皮、点状血管或镶嵌样改变。检查前需涂抹醋酸或碘溶液以提高病变识别率,必要时标记活检位点。
3.宫颈细胞学检查:使用刮板或刷子采集宫颈管及移行带细胞,制成玻片后染色分析。结果异常可能提示炎症、化生或癌前病变,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该操作无创但可能引起轻微出血,避开经期进行。
4.醋酸试验:将3%-5%醋酸溶液涂抹于宫颈表面,异常上皮因蛋白质凝固呈现短暂白色反应。该方法可辅助判断病变范围,但需注意生理性鳞状上皮也可能轻微发白,需结合临床经验判断。
5.活检:通过钳取或环形电切获取可疑组织送检,病理诊断可明确宫颈糜烂性质。操作可能引起少量出血,术后需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两周。活检是鉴别癌前病变的关键手段。
检查前三天避免性生活及阴道灌洗,防止影响结果准确性。出现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复查,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复查间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护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