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脓确实可能导致耳聋,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会发展到这一程度。耳部流脓通常是中耳炎、外耳道感染或鼓膜穿孔的表现,这些疾病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听力损伤。听力受损的程度取决于病因、感染持续时间和治疗是否及时。
耳朵流脓常见于化脓性中耳炎,细菌感染导致中耳积液或化脓,脓液压迫听小骨或损伤鼓膜,影响声音传导。长期炎症可能破坏听骨链或内耳结构,造成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时,炎症可能蔓延至内耳,直接损伤听觉神经或耳蜗,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外耳道感染如外耳道炎也可能因肿胀或分泌物堵塞影响听力,但通常治疗后听力可恢复。
发现耳朵流脓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以免加重感染。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滴耳液或进行脓液引流。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或用力擤鼻。慢性中耳炎患者需定期复查,必要时手术修复鼓膜或清除病灶。听力明显下降时可借助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改善。预防耳部感染需注意耳部卫生,游泳时使用耳塞,感冒时避免用力擤鼻。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耳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