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多数情况下及时治疗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延误处理可能引发并发症,需引起重视。
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症状包括耳痛、发热、听力下降,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抓耳或睡眠不安。多数病例通过抗生素或对症治疗可快速缓解,但部分患儿可能发展为鼓膜穿孔、听力受损,甚至引发乳突炎或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复发或治疗不彻底可能导致慢性中耳炎,长期影响听力发育和语言能力。
发现孩子耳痛或疑似中耳炎症状时,应尽快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医生可能通过耳镜检查确诊,并根据病情开具抗生素或止痛药物。治疗期间需确保足疗程用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减轻耳部压力,避免用力擤鼻涕。预防上,注意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如接种流感疫苗、避免二手烟,哺乳期婴儿尽量保持头高位喂养。若孩子反复发作中耳炎,需排查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等潜在问题,必要时考虑进一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