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且多位于脐周、食欲减退或异常亢进、夜间磨牙、皮肤出现荨麻疹或瘙痒、严重时可能引发肠梗阻或胆道蛔虫病。具体分析如下:
1.腹痛且多位于脐周: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内,其活动及代谢产物可能刺激肠壁,导致脐周区域出现阵发性隐痛或绞痛。疼痛程度与感染数量相关,进食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伴随腹胀或腹部不适感,儿童因肠道较窄更易出现明显症状。
2.食欲减退或异常亢进:蛔虫寄生可能干扰肠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导致食欲下降甚至营养不良。少数患者因虫体消耗宿主营养,反而出现饥饿感增强或嗜食异物现象,如泥土、纸张等。
3.夜间磨牙:虫体代谢产物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引发睡眠中无意识磨牙行为,多见于儿童。长期磨牙可能导致牙齿磨损或颞下颌关节不适,但症状与蛔虫感染并非绝对关联。
4.皮肤出现荨麻疹或瘙痒: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或成虫分泌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风团、红斑或全身瘙痒,以四肢和躯干多见。症状呈一过性,易被误认为普通过敏。
5.严重时可能引发肠梗阻或胆道蛔虫病:大量成虫缠绕成团可堵塞肠腔,导致剧烈腹痛、呕吐及排便停止;若虫体钻入胆管,则引发右上腹绞痛、黄疸或胆管炎,需紧急医疗干预。
蛔虫病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诊断需结合粪便检查或影像学确认。预防应注重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未洗净蔬果,儿童定期驱虫。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