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症状包括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消化道出血如呕血或便血、颅内出血表现为惊厥或意识障碍、注射部位或手术伤口渗血不止。具体分析如下:
1.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患儿常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出血,如牙龈渗血、鼻衄,或轻微碰撞后皮下血肿。由于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轻微损伤即可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出血量可能较大,且难以自行停止,需及时干预。
2.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患儿皮肤可见散在或密集的瘀点,按压不褪色,多见于受压部位或摩擦处。黏膜出血表现为口腔、鼻腔或结膜下出血。瘀斑面积可能逐渐扩大,反映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及血小板功能异常。
3.消化道出血如呕血或便血:胃或肠道黏膜出血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严重者出现鲜红色血便。出血量多时可导致贫血,甚至休克。消化道症状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需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明确。
4.颅内出血表现为惊厥或意识障碍:颅内出血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患儿可能出现频繁惊厥、嗜睡、昏迷或肌张力异常。出血量较大时可致脑疝,危及生命。头颅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5.注射部位或手术伤口渗血不止:肌肉注射或采血后针眼渗血不易凝固,手术伤口愈合延迟。此类表现提示凝血机制严重受损,需立即补充维生素K及凝血因子。
维生素K缺乏病进展迅速,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尤其警惕颅内出血风险。母乳喂养儿需关注维生素K补充情况,必要时预防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