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皮和苦楝皮均为传统中药材,具有药用价值,但来源、功效及应用存在差异。
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树皮,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具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情志不舒、忧郁失眠、跌打损伤等症。苦楝皮为楝科植物苦楝或川楝的干燥树皮,性味苦寒,归肝、脾、胃经,主要功效为杀虫、疗癣,多用于蛔虫病、蛲虫病及皮肤疥癣等寄生虫或真菌感染类疾病。合欢皮侧重调节情志与活血,苦楝皮则以驱虫、抗菌为主。
使用合欢皮时需注意,其安神作用适用于轻度情绪障碍,严重精神疾病需结合其他治疗。苦楝皮因含苦楝素等成分,具有一定毒性,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孕妇及体弱者禁用,外用时避免接触黏膜。两种药材均需辨证使用,合欢皮长期服用可能影响脾胃功能,苦楝皮过量易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现代药理合欢皮含皂苷类成分,具有镇静作用;苦楝皮中的苦楝素可麻痹寄生虫,但需警惕肝毒性。
临床应用时,合欢皮多配伍夜交藤、酸枣仁以增强安神效果,苦楝皮常与槟榔、使君子同用以提高驱虫疗效。储存时需置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霉变。两种药材虽均属树皮类中药,但适应症差异显著,需根据具体病症选择,不可混淆或替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