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症状表现为乏力与食欲减退、腹胀与腹水、皮肤黄染与瘙痒、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与行为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乏力与食欲减退:肝硬化早期常见症状为全身乏力,伴随食欲明显下降。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营养吸收障碍,体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肌肉无力。食欲减退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胃肠充血有关,进食后易产生饱胀感,长期可能引发营养不良。部分患者伴随体重减轻,但易被忽视,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2.腹胀与腹水:肝硬化中晚期因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腹腔内液体渗出形成腹水。患者腹部逐渐膨隆,按压有波动感,伴随持续性腹胀。腹水增多可能压迫膈肌,导致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下肢水肿,与体液代谢紊乱相关。腹水感染时可能引发腹痛与发热,需及时干预。
3.皮肤黄染与瘙痒:肝功能减退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引发黄疸。患者皮肤、巩膜呈现黄色,尿液颜色加深。胆汁酸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顽固性瘙痒,夜间尤为明显。长期瘙痒可能导致皮肤抓痕或继发感染,需避免过度搔抓。
4.消化道出血: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管壁变薄易破裂。突发呕血或黑便是典型表现,出血量大时可能伴随休克。部分患者因凝血功能障碍,牙龈或鼻腔出血频发。出血后贫血症状加重,需警惕再次出血风险。
5.意识障碍与行为异常:肝功能衰竭时,血氨等毒素无法代谢,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早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颠倒,逐渐发展为定向力障碍、烦躁或昏迷。扑翼样震颤是特征性体征,需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肝硬化症状进展隐匿,早期易被忽视。定期检查肝功能与影像学有助于及时发现病变。避免饮酒及滥用药物,减少肝脏负担。出现可疑症状应尽早就医,切勿自行用药。饮食需低盐高蛋白,控制水分摄入以防腹水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