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逆行感染是指病原体从尿道外口进入,沿尿道向上逆行至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引起的感染。这种感染多由细菌引起,常见于女性,因女性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细菌更容易侵入。
尿道逆行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不良卫生习惯、性生活频繁、尿流不畅或免疫力低下均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细菌如大肠杆菌常通过粪便污染尿道口,随后在尿液中繁殖并上行。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或腰痛。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可能扩散至肾脏,引发肾盂肾炎,甚至导致永久性肾功能损伤。诊断需结合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预防尿道逆行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排便后清洁方向应从前向后。多饮水、避免憋尿可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性生活前后及时排尿也有助于降低感染概率。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定期监测尿常规。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防止感染反复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