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用于缓解婴幼儿发热症状,但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或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常见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虽相对安全,仍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或不当用药导致风险。
退烧药的副作用与药物类型、剂量及个体差异有关。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能损伤肝脏,表现为恶心、呕吐或黄疸;布洛芬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腹痛或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少数婴幼儿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退烧药仅对症处理,频繁使用可能掩盖病情,延误原发病诊断。
使用退烧药前需测量体温,通常38.5℃以上才考虑给药。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混用不同退烧药。服药后多补充水分,观察是否出现嗜睡、呕吐等异常反应。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而非依赖退烧药。药物应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处,防止误服。家长需记录用药时间与剂量,避免重复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