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是由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常见于婴幼儿。主要症状包括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进食困难、烦躁不安等。
小儿鹅口疮的典型症状是口腔内出现乳白色或灰白色的凝乳状斑块,多见于舌面、颊黏膜、上腭或牙龈。这些斑块不易擦除,强行剥离可能引起出血或局部红肿。患儿常因疼痛而拒绝进食,表现为哭闹、流涎或食欲下降。部分患儿可能伴随轻微发热,但通常无全身性症状。新生儿或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更容易发生鹅口疮,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也可能诱发感染。
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避免用力擦拭斑块。哺乳前后可用温水清洁乳头或奶嘴,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饮食宜清淡,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斑块扩散至咽喉、伴随高热或拒食,应及时就医。未经医生指导,避免自行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免延误治疗或引发不良反应。日常注意增强婴幼儿免疫力,合理喂养,减少鹅口疮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