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早期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精神行为异常、恶心呕吐、颈部僵硬。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脑炎早期常出现突发性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8℃以上,伴随寒战或全身不适。发热由炎症反应引起,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因子,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低热,但多数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
2.头痛:头痛多为剧烈且弥漫性,前额或枕部疼痛常见,咳嗽或低头时加重。颅内压增高或脑膜受刺激是主要原因,疼痛性质多为胀痛或搏动性,常伴随对光敏感。部分患者描述为生平最严重的头痛,需与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鉴别。
3.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嗜睡、烦躁、幻觉或认知功能下降,严重者出现谵妄。大脑皮层或边缘系统受累时,情绪调控和意识状态发生改变。早期可能仅见注意力不集中,易被误认为疲劳,但症状会进行性加重。
4.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引发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呕吐后头痛可能短暂缓解,但频繁呕吐会导致脱水。部分患者伴随眩晕,需与胃肠道疾病区分。
5.颈部僵硬:脑膜受炎症刺激引发颈强直,被动屈颈时阻力明显增加。典型体征为布鲁津斯基征或克尼格征阳性,但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颈部酸痛或活动受限,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脑炎进展迅速,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病情,尤其避免滥用退热药或止痛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记录症状变化时间线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