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石膏固定需注意观察末梢血运及感觉、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负重或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及时处理异常疼痛或肿胀。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末梢血运及感觉:石膏固定后需密切观察手指颜色、温度及活动能力。若出现发绀、苍白、麻木或刺痛,提示血液循环或神经受压,需立即就医调整石膏。早期每2小时检查一次,后期可延长间隔。夜间也需注意,因体位变化可能加重压迫。
2.保持石膏干燥清洁:石膏遇水会软化失去固定作用,需避免淋浴或接触潮湿环境。清洁时可用湿毛巾擦拭非石膏部位,必要时使用防水护套。若石膏内部瘙痒,勿用异物搔抓,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3.避免负重或剧烈活动:石膏仅提供外部支撑,骨折愈合需时间。过早用力可能导致移位或石膏断裂。日常活动需用健侧手辅助,禁止提重物或参与运动。上肢可悬吊于胸前减轻下垂肿胀。
4.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按医嘱定时拍摄X线片,确认骨折对位及愈合进度。若石膏松动、变形或出现异味,需提前复诊。儿童需更频繁复查,因其愈合快且易发生石膏不适配。
5.及时处理异常疼痛或肿胀:轻微胀痛属正常,但持续剧痛、跳痛或肿胀加剧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或感染。可抬高患肢促进回流,冰敷缓解肿胀,但勿自行拆解石膏。
石膏固定期间需均衡饮食补充钙质与蛋白质,戒烟酒以促进愈合。睡眠时用软枕垫高患肢,避免侧卧压迫。心理上保持耐心,愈合周期因人而异,急躁可能影响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