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性肌炎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与压痛、关节活动受限、肌肉僵硬或肿胀、皮下可触及硬结、病程后期可能出现畸形。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疼痛与压痛:骨化性肌炎早期常见症状为患处持续性钝痛或刺痛,运动或按压时加剧。疼痛多集中于肌肉与骨骼连接处,可能伴随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随着病情发展,疼痛范围可能扩大至周围组织,夜间休息时也可能出现。
2.关节活动受限:异常骨化组织形成后,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逐渐僵硬,导致屈伸、旋转等动作困难。若病变靠近大关节如肘、膝,可能完全丧失活动能力。长期受限可能引发继发性关节挛缩。
3.肌肉僵硬或肿胀:受累肌肉区域触感紧绷,弹性下降,可能伴随弥漫性肿胀。僵硬感在晨起或久坐后尤为明显,活动后稍缓解。肿胀程度与炎症进展相关,严重时可见皮肤发亮。
4.皮下可触及硬结:疾病中后期,肌肉内钙盐沉积形成骨样组织,体表可摸到孤立或成片的坚硬肿块。硬结边界清晰,固定不移动,按压时有明显不适感。部分病例硬结可能逐渐增大。
5.病程后期可能出现畸形:长期未干预的骨化性肌炎可导致骨骼与肌肉结构异常,如肢体缩短、关节变形或脊柱侧弯。畸形多不可逆,可能影响站立、行走等基本功能。
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按摩或热敷加重炎症。诊断需结合影像学与临床检查,早期干预可减缓病情进展。康复训练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防止不当运动诱发新的骨化灶。定期复查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