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需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通过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等评估神经根受压情况,观察是否存在肌力减退、感觉异常或反射减弱。触诊可判断脊柱活动度及压痛点,初步定位病变节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步态异常或腰椎侧弯,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2.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椎间盘形态、突出程度及神经根受压状况,是首选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可辅助观察骨性结构变化,如椎管狭窄或钙化。X线平片用于排除骨折、肿瘤等基础病变,但无法直接诊断突出。
3.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帮助鉴别神经损伤范围,区分腰椎间盘突出与其他神经病变。异常自发电位或传导延迟提示神经根受压,尤其适用于症状与影像学结果不符的情况。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排除感染或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需检测类风湿因子或尿酸,以鉴别痛风性关节炎等引发的类似症状。
5.特殊检查:脊髓造影适用于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者,通过造影剂显影观察神经压迫。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兼具诊断与治疗作用,疼痛缓解可确认责任节段。
出现腰痛伴下肢放射痛时应尽早就医,避免久坐或负重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硬板床更利于腰椎稳定。康复期可在指导下进行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切勿自行推拿或过度牵引,以免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