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危及生命。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或切除脓肿,并结合对症支持治疗。具体方法需根据脓肿大小、位置、病原体类型及患者整体状况综合决定。
脑脓肿的形成多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常见感染途径包括邻近感染灶扩散、血行传播或外伤直接侵入。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和病原学检测。药物治疗首选广谱抗生素,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对于体积较大、引起明显占位效应或药物治疗无效的脓肿,需手术干预,如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或开颅切除。术后仍需长期抗生素治疗,并密切监测颅内压及神经功能变化。
治疗脑脓肿需注意早期干预,延误可能导致脓肿破裂或脑疝。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脓肿是否复发。康复阶段需关注认知、运动等功能恢复,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免疫力低下患者更易复发,需加强营养和感染预防。出现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立即就医。预防感染源如中耳炎、鼻窦炎的及时治疗可降低脑脓肿风险。